【前言:欢迎点开此文,历史我写你猜,猜猜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评论留下您的进度条指数,比比谁猜的更快,展现才华的时刻到了,开始阅读吧~欢迎转发至朋友圈一起互动噢~】
公元14世纪下叶,明帝挥师北伐,攻克元大都,元朝灭亡。元朝部分残余势力被迫退据蒙古草原,史称“北元”,另有小部分势力盘踞关中、东北和云南三地。
当时云南主要有两股割据势力,北元梁王和土酋段氏。梁王以昆明为统治中心,段氏则掌控着大理一带(对!就是一阳指段王爷、六脉神剑段誉…那个段!)。
什么?已经猜到了?小编跪服…
梁王手下有一位大臣叫马哈麦德·米里金,色目人,据传为波斯王子后裔,又有穆斯林血统。由于祖上治理云南政绩有佳,名望颇高,米里金袭封滇阳侯。当地民众称呼他为“马哈只”,马,即姓氏马哈麦德的缩译;哈只是尊称,阿拉伯语意为“朝圣者”。
马哈只与云南女子温姑娘成亲,先后诞下兄弟姐妹六人,一家人过着安乐富足的生活。
然而...就在马哈只三十九岁那年,大难骤然而至——明帝一声令下,大军伐滇。
竟然猜到了?您太有才了…
30万明军直趋昆明,梁王自缢;第二年,攻克大理,段氏就擒。
马哈只在战乱之中丧生。他的次子,年仅11岁的混血美少年被明军俘虏,惨遭阉割,还被迫在军中做“秀童”(随军娈童,即男军妓)。
一夕间,父亲亡故,家人离散,身遭酷刑…从衣食无忧的高富帅沦为卑微低贱的男妓,美少年的早年经历简直丧绝人寰。但是,他的命运却因为另一个男人的出现发生了惊天逆转……
没猜到吗?继续往下看噢
话说征滇之战结束后,少年随军班师回朝。那年他12岁,被罚没宫中为奴。两年后,他被调离皇宫,进了一位藩王的府中当差。
藩王见少年身形挺拔,容貌俊美,又聪颖伶俐,便将其留在身边。平日里,教他骑马射箭,安排老师为期授课,还准他随意阅读府中藏书。少年感其知遇之恩,也是尽心侍奉。一天天过去,曾经卑微羸弱的少年逐渐成长为文武兼备、学识渊博的美男才俊,深得藩王的赏识和器重。
彼时新帝即位,藩王在诸王中势力最大,且颇有威望,朝廷决意出兵削藩。美男与藩王并肩作战,出生入死,履历战功。朝廷削藩失败,藩王乘胜进军,攻下帝都,自立为帝。藩王继位后,对美男大加封赏,提拔至正四品内监,亲授“钦差总兵太监”军衔,让其掌管兵马20000余人。
还没猜到?小编要揭晓答案了...
翌年,美男奉命亲率海船200多艘,兵士仆役2.7万余人,开始了他浩浩荡荡的海上征途。他先后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海外30余国,最远曾抵达今东非、红海和美洲。第七次航海途中,他病故于印度西海岸,终年62岁。自他亡故后,朝廷开始执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中国海上丝路盛极而衰……此时,距藩王归天已逾9年,这位藩王就是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永乐大帝。
美男本名马和,因立战功,永乐帝朱棣赐姓“郑”,史称郑和。
郑和曾过继自己长兄的儿子郑恩来为子嗣,还收养了两名亲侄。其后裔有两大支系,一个支系在江苏南京,另一个在云南。满清时期,郑和第十七代孙离开云南去到泰国北部,迎娶了当地土司的女儿。直到现在,泰国清迈还生存着郑和的后人。
……
1405年7月11日,郑和开始了第一次远航。
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我国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
今天,是第十二个中国航海日,也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纪念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