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库博笔记 游客
凉山彝族奴隶制
【0346】by 最后编辑2023-07-19 21:26:08 浏览309

在图片上左右滑动翻页

试试看

03461

凉山彝族奴隶制的由来、发展和延续
解放以前,中国四川、云南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包括今凉山彝族自治州宁蒗彝族自治县自带),大约有一百三十万人,曾长期保留着较完整的奴隶占有制社会形态。这不仅在中国民族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民族史上也是罕见的。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据汉文文献记载,东汉时期彝族先民社会便已出现家长奴隶制。公元8世纪,以彝族先民为主体建立起的南诏地方政权和东蛮三部(勿邓、两林、丰琶)政权都是以奴隶制占主导。彝族进入凉山的时代也很久远。据彝文文献记载,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古侯、曲涅在唐代时由云南进入凉山时,带着奴隶而行。他们到达凉山后,诸部发生多次掠夺奴隶和财产的战争。到了元代,以彝族先民命名的罗罗斯宣慰司的建立,标志着北起大渡河,蛮迄金沙江,东起马湖江,西至泸沽湖这片广阔地区内,彝族成为主体民族,而彝族奴隶制在这片区域占据支配地位。明清两代,中央王朝虽然在这一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彝族土司“兹莫”势力一度发展起来,但很快衰弱,彝族奴隶制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作为一种奴隶占有制社会形态,延续2000年之久,这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特有的现象。凉山彝族的奴隶制是周围强大的封建势力影响与制约下而存在的,因此,其发展的进程,不能不具有特殊性

把凉山彝族奴隶制和欧洲古代希腊罗马的奴隶制相比较,二者本质是相同的,即奴隶占有制社会,都是建立在少数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和劳动群众的统治和专政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制约,彝族奴隶制又独具鲜明的特点:
1、闭塞的自然经济和落后的生产力。(简)

2、凉山彝族奴隶制的阶级关系,通过特有的森严的等级关系表现出来(简)

3、特有的社会政治结构——以黑彝父系为纽带的家支制度。(简)

4、在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复杂的民族问题
由于凉山长期处在中央王朝封建制度统治之下,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发展,不能不受到封建制度的强烈影响和制约。但是,历史上的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人为地制造彝汉两族的矛盾,起到的是阻障社会生产力正常发展的消极作用。一方面是历代统治阶级对凉山彝族实行残酷的种族灭绝和民族隔离政策,不断对彝区实行“剿灭”、“平服”;另一方面是凉山黑彝奴隶主为了维持奴隶制度和自身生存,利用民族矛盾,对周围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实行残酷的烧杀劫掠政策,使大批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民沦为黑彝的娃子(奴隶)。“剿灭”和“抓娃子”,是彝汉反动统治者共同种下的两颗灾难的苦果,给凉山及周边彝汉等各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利用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是历史上反动统治者的惯用手法。这种民族矛盾在凉山地区表现得尤为强烈。正因为如此,凉山彝族奴隶制在历史上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对立性。

我阿普阿玛都不是黑彝 但各自家里还是有好几个娃子

老人们常说 当时 不是所有的黑彝 都是享受当时的荣华富贵 不是所有的白彝都是当时的吧里面所讨论的奴隶 其实当时有些黑彝 连饭都吃不上 自很多地方兹莫 被诺(黑彝) 替位了之后 不管是多么富有的曲(白彝)都会找到一家色破(主) 不然当时情形是你争我斗的 打冤家 很难在自己的每一寸土地 生存 也有很多地方 诺没有发展在哪里 自所谓 后人常说的 他们是 “兹啊波 诺啊波”独立发展 在当时 不说是其它奴隶阶层里 就连诺之间 也是战争不停 “曲活博共组”这句佳话是形容白彝的 改天再交流 没有电了 睡觉了

现在很多的所谓“彝史专家”,他们所谓的彝族历史只看到了明末清初以来至1949之间200年左右很短暂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彝族内部最为分裂,战争最为频繁的阶段,兹的没落和诺的崛起以及曲伙世界的迷茫相互交杂,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1949还在演变。GCD统一全国,强势介入彝区将一切的纷争平息,打破一切的不平等

这篇文字极力表现出整个凉山彝族社会由黑彝把持。
他对彝族社会只做了一个片面而阶段性的解读,黑彝势力在凉山崛起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情,之前一直属于兹莫势力从属。
奴隶主,有兹莫,有诺,也有曲。奴隶,有部分诺,有部分曲,有大量被抓来的外族。
贵族,不等于奴隶主。曲不等于,奴隶。

50年代珍贵原版照少数民族系列】——四川省委工作组同志来到南坪社时彝族社员欧林洛拿着过去奴隶时戴过的刑具控诉过去230719212149.jpg